新闻动态

国产突破:C919迎来“国货轮胎”,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新进展

发布日期:2025-03-09 04:37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自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飞机轮胎制造一直依赖进口。民航飞机轮胎堪称“橡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”,其生产技术门槛极高。

全球1000多家轮胎企业中,能生产航空轮胎的不到20家,这些企业多数集中在欧美。长期以来,我国98%的民航轮胎依赖进口,严重制约了国产大飞机的发展。

这个局面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。2024年11月底,桂林蓝宇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民用航空轮胎生产线,每年可生产10万条轮胎,满足国内航空业40%的需求。

该生产线独立研发率达68%,配备23套智能运输系统和2.6万个自动仓储货位,实现了自动化生产。

航空轮胎属于飞机最核心的部件之一。一架民航客机降落时,轮胎承受的温度能达到150摄氏度,速度高达每小时200公里。

轮胎必须确保飞机在高速状态下安全刹停,不能出现爆胎,还要具备极强的耐磨性。这些苛刻要求导致航空轮胎的制造难度远超普通轮胎。

我国航空轮胎研发始于建国初期,但早期主要集中在军用领域。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我国才具备一定规模的军用航空轮胎生产能力。

与军用飞机相比,民航客机使用频率更高,对轮胎性能要求更严苛。这使得民航轮胎的研发和生产难度大大提升。

航空轮胎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革新。最初使用天然橡胶,二战时期开始采用合成橡胶。

上世纪80年代,钢丝轮胎问世,大幅提升了耐用性和安全性。进入21世纪后,复合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让航空轮胎再次升级。

但我国在民航轮胎领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长期依赖进口带来严重隐患。截至2023年底,我国拥有4270架民航客机,每年消耗25万条轮胎。

一旦出现地缘政治冲突,轮胎供应链可能被掐断,直接威胁我国民航业安全发展。这种情况下,打破国外技术垄断、实现自主生产变得尤为迫切。

桂林蓝宇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。该公司目前已开发12种规格民航轮胎,可适配波音737等多种机型。

其中C909轮胎和波音737NG轮胎已投入商业运营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为C919研制的国产轮胎已完成全部室内测试,即将进入商用阶段。

这意味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很快就能穿上“国产鞋”。

这一突破将推动C919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。此前有西方媒体质疑C919“只造了个外壳”,但官方数据显示其国产化率已达60%。

虽然距离90%的目标还有差距,但作为航空制造业的新手,这已是令人瞩目的成就。随着更多核心部件实现自主研发,C919的国产化水平将继续提高。

未来20年,中国航空市场前景广阔。据中国商飞预测,我国航空旅客周转量将保持年均5.25%的增速,航空公司预计引进近万架新飞机。

这意味着民航轮胎需求将持续攀升,为国产航空轮胎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。

打破欧美垄断、实现民航轮胎国产化,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核心技术领域又迈出关键一步。这不仅为国产大飞机发展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,也为我国航空工业整体实力提升注入新动力。

桂林蓝宇的成功证明,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积累,中国制造完全有能力在高端装备领域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实现自主可控。



上一篇:年是故乡浓丨最浓的年味就是家乡那碗挂面 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下一篇:小说:穿书顶流只想摆烂,却成娱乐圈小锦鲤躺赢